近期,某地陸續出現了因使用乙酸甲酯導致中毒事件,中毒患者出現了視力損害甚至失明,給勞動者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乙酸甲酯的健康危害及工作場所的防控措施。
乙酸甲酯(別名: 醋酸甲酯,英文名:methyl acetat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CAS號:79-20-9,分子量74.08,沸點較低(57.8℃)。常溫常壓下為無色具有芳香氣味的透明液體。本品易揮發、易燃,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
乙酸甲酯作為有機溶劑,主要用于樹脂、涂料、油類、油墨、油漆、膠粘劑、天那水、纖維素、皮革等生產過程中。
乙酸甲酯中毒的報道并不多,1988年日本學者報道一名21歲男性患者因吸入含20%乙酸甲酯和20%甲醇的稀釋劑蒸氣,4天后出現視力下降,7天后全盲,并出現中度中樞神經抑制、輕度肝功能損傷、輕度貧血。..約4個月后好轉,雙眼視力恢復至1.0及以上。另一案例則因持續吸入含14%乙酸甲酯的混合氣體,約3個月后出現雙目失明,視神經明顯萎縮,經..后視力仍不能恢復。
國內病例未見文獻報道。近期在某地陸續發生幾起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事件。一起發生在皮革顏料加工場所,由于加熱含有乙酸甲酯的稀釋劑導致多名工人中毒,其中兩名患者出現眼部化學灼傷,肺部炎癥水腫,以及雙眼視力明顯下降。另一起發生在服裝面料加工企業,由于生產中使用的膠水含較高濃度的乙酸甲酯,導致一名工人發生中毒。該患者當天即出現頭暈、惡心、嘔吐,6天后出現眼部視力進行性下降。
工作場所預防措施
(一)原料采購管理
1.用人單位在采購諸如黏合劑、稀釋劑等溶劑時,應要求供應商提供合格的化學品..技術說明書(SDS)和揮發性組分檢測報告原件,以確定這些溶劑是否含有乙酸甲酯;
2.用人單位在使用不明化學成分的溶劑時應進行樣品分析,確定揮發性組分中是否含有乙酸甲酯。
(二)物料儲存
1.物料應密閉儲存在陰涼通風處;
2.儲存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裝置及與事故排風系統相連鎖的乙酸甲酯泄漏報警裝置,設置要求應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要求。
(三)配制與分裝
1...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的配制、分裝及輸送工藝;
2.人工配制和分裝時,應在操作位置設置局部通風..系統,..排風柜。有條件時可設獨立隔間,保持良好通風。
(四)使用
1.優先采用自動化、機械化的工藝,避免手工作業,減少接觸機會;
2.車間應加強通風,尤其在冬季,操作區域必要時設置負壓隔離間或小室;
3.使用崗位應設置局部通風..系統,宜選用密閉罩、排風柜、側吸罩、吹吸罩、移動式傘型罩等適合的排風罩型;
4.現場物料臨時存放容器應加蓋密封;
5.操作臺面應采取措施防止滲漏和吸附;
6.班后及時清潔操作臺面及地面,減少二次揮發污染;
7.沾染乙酸甲酯等有毒物質的清潔工具、廢棄物料均應密封存放,并及時清理。
(五)個人防護要求
1.呼吸防護。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合理選用呼吸防護用品。使用自吸過濾式面罩時,應選配A型(褐色)濾毒罐,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更換過濾元件,以..防護效果;當有毒氣體濃度不明或無法評估風險時,應當采用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
2.皮膚防護。應配備化學品防護服、襯衣、防化學品手套,選配勞動護膚劑。
(六)其他防護措施
1.在醒目位置設置“當心中毒”、“戴防毒面具”、“戴防護鏡”、“戴防護手套”、“穿防護服”等警示標識、警示線及中文警示說明;
2.設置盥洗設備及淋浴室、更衣室,班后進行淋浴、更衣;
3.委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場所進行..檢測。危害因素水平超過職業接觸限值的,及時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4.制定乙酸甲酯職業衛生操作規程,載明各項操作過程的防護內容;
5.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